内容摘要:早在辅佐武王倒台前后,周公的脑海里可能就充满了许多这样沉重的问题——强大的商帝国为什么会突然灭亡?周国,一个一直被孤立和不为人知的弱小部落,为什么会突然崛起?如果我们研究现存西周典籍中真实可靠的部分,如《诗经》、《尚书》、《周礼》、《周易》,就会发现,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德”字。倡导“以德治国”,希望创造“和谐社会”,...
早在辅佐武王倒台前后,周公的脑海里可能就充满了许多这样沉重的问题——强大的商帝国为什么会突然灭亡?周国,一个一直被孤立和不为人知的弱小部落,为什么会突然崛起?如果我们研究现存西周典籍中真实可靠的部分,如《诗经》、《尚书》、《周礼》、《周易》,就会发现,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德”字。倡导“以德治国”,希望创造“和谐社会”,是周公早年梦寐以求的美好政治理想。
然而,这个美好的愿望很快就被残酷的社会现实粉碎了——周公摄政后不久,他的三个兄弟关叔、蔡叔和霍叔为了争夺权力发动了兵变。当周公被迫亲自带兵讨伐,用武力恢复秩序时,我相信当时他心中一定有一丝对“德治”的失望,同时也一定有很多对“适当暴力”、“法律强制”、“法治”的重新思考。葡京备用网址
经过三年的苦战,周公终于平定了这场自相残杀的“关彩之乱”。当时,周公出于治安控制和促进教化的考虑,决定将西周都城从镐京(今西安西郊)迁往洛阳。周公和赵公在征得周成王同意后,动员了数百名劳工,修建了土木工程,不到三年,宏伟的新京城“洛邑”就建成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自洛邑诞生以来,这座城市就被称为“中州”、“中国”。三千年前,当“中国”这堵墙兴起之时,周公思想中开始形成了“刑”不足以治国,“德”的说教不足以治国,“刑”要与“教化”相结合,要用“中正”法来治国。回过头来看,周公的这种思想无疑是日后我们中国法律制度中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的最初渊源之一。笔者认为,周公在历史上最大的成就,是他第一个以“求天地正中心”的风格运用城市建设和建国理念,对法的本质进行了初步思考。